本文我們就推薦兒童電影的選購要點:從希望引起小朋友興趣的主題看起、生命教育可以讓兒童了解生老病死過程、環境教育主題可以從小養成愛護地球與動植物之性格、探索自我的主題將主角作為自身目標、挑選兒童喜歡的電影風格、計算機動畫:三大巨匠各有不同魅力、實景真人與計算機成像:有助增加臨場感、全真人演出:適合10歲以上兒童、經典童話或人氣角色更具熟悉度。
>
令孩子期待不已的暑假來報到,然而夏天的氣候十分炎熱,並非每日都適合出遊,這時候一部有趣的兒童電影便能成為親子時間的潤滑劑,不但省下出遊的時間成本,還提供了一個親子交流的平台,讓父母可藉助電影情節與孩子進行溝通和引導。這類電影的範圍甚廣,主角既可能是兒童本身,也可以是卡通人物,且從現實題材到破次元的宇宙觀、場景、角色都有涵蓋,而色彩鮮豔、風格多變的畫面更是吸引目光。
只是在選購兒童電影的過程中有許多需要釐清的細節,舉凡題材、風格、童書改編、電影分級制度等,都是家長需要考慮的重點。因此本文整理出幾個不可忽略的要點,要帶各位一次掌握兒童電影的三大題材和電影風格,以及分別說明改編和系列兒童電影的優點,同時還會和大家推薦十部兒童電影,其中包括《寶貝老闆》、《哆啦A夢》、《放牛班的春天》、《阿拉丁》等經典作品,以幫助大家快速篩選出理想選項。
1. 兒童電影的選購要點
兒童電影的種類與內容繁多,所適配的年齡層也各有差異,因此在實際進入排行榜前,首先為值友整理出幾點有關此類電影的選購要點。
1.1 從希望引起小朋友興趣的主題看起
兒童電影多以正向故事作為傳播重點,會在滿足兒童的好奇心下加入不同教育主題,並引導兒童了解和思考相關含義。以下會介紹幾個常見的主題,不妨從感興趣的教育主題著手挑選吧!
>
1.1.1 生命教育:讓兒童了解生老病死過程
幼兒作為全人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建立「生命觀」的良好時機,讓兒童明白如何看待生死,以及接受「生老病死」的自然生命過程。面對如此沉重卻重要的主題,兒童電影往往會用輕鬆感人的情節包裝,再搭配可愛療癒的卡通風格,使孩子們能夠換位思考。
例如近年熱度頗高的《心靈奇旅》(又名《靈魂急轉彎》),講述的是一位在剛獲得表演機會卻意外身亡的中學教師,與「靈魂22號」在努力歸位靈魂的過程理解到人生意義,並通過電影讓人轉個角度思考生命的作品。此外相似的類型還有講述起死回生故事的《1/2的魔法》、以及以救贖與守護為主題的《尋龍使者·拉雅》等等。
1.1.2 環境教育:從小養成愛護地球與動植物之性格
有關環境教育的兒童電影常伴隨著「人與環境和平共處」的內容,這有助於培養兒童同理、愛護、尊重動植物的品格和情操。另外,這類電影常有著展示壯闊史詩般的自然樣貌,像是沙漠、冰川、火山等一般日常中不易接觸的場景,這些畫面皆能打開兒童的眼界。
舉例來說,經典兒童電影《幽靈公主》(《魔法公主》)便描述著大自然與人類的戰爭,披露出只有共處才能達到共贏的道理。又或是講述環保主題的《機器人總動員》(《瓦力》),是通過人類浪費行為引導觀眾思考真正想要的生活環境;至於海洋主題的《海底總動員》則探討動物友善、生物多樣性等主題,都可說是十分經典的兒童電影。
1.1.3 探索自我:將主角作為自身目標
勵志的成長故事總是伴隨著波折與收穫,作為兒童電影的常見主題之一,此類作品的主角具有「模範」作用,也十分容易成為兒童追捧的對象。像是講述女性成長的《芭比公主》系列,便呈現出女性不懼強權,凡事不假手他人解決的獨立形象;至於以童趣包裝且走感人路線的《哆啦A夢》系列,則塑造出普通的笨小孩也有改變命運、拯救他人的能力和勇氣,都很值得一看。
>
1.2 挑選兒童喜歡的電影風格
「計算機動畫」、「實景真人+計算機成像」和「全真人演出」是兒童電影常有的三種風格,而三者的呈現方式各異,所適合的年齡階段也略有不同,家長們可將下列說明做為參考。
1.2.1 計算機動畫:三大巨匠各有不同魅力
純動畫式的兒童電影由來已久,從2D製圖技術發展至3D建模,且不論是哪個時期,以計算機動畫技術繪製的兒童電影總是能夠打破常規,為觀眾帶來驚奇生動的動作和場景設計,同時由於不受場景限制,故可創作出突破想像的故事和世界觀。
以迪斯尼、皮克斯、夢工廠三大動畫巨匠為首的兒童電影在畫風與內容呈現上都有些不同,其中迪斯尼以華麗夢幻的畫風和故事作為亮點,塑造出理想化的世界觀,並創作出《獅子王》、《阿拉丁》等作品。而以原創故事為主的皮克斯動畫,如《玩具總動員》、《頭腦特工隊》(《腦筋急轉彎》)、《美食總動員》(《料理鼠王》)等都能看見其擅長的擬人化處理,賦予人類豐富情感後的故事顯得更有層次。
至於夢工廠動畫系列則以塑造反經典著稱,劇中角色充滿缺點卻又保留珍貴的品格,立體的人性塑造完美拉近了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像《壞蛋聯盟》、《功夫熊貓》、《寶貝老闆》等,都是反經典角色的最佳例子。
1.2.2 實景真人與計算機成像:有助增加臨場感
所謂的實景真人與計算機成像電影,指的是場景和人物都採取實景拍攝,但同時會於後製階段加入CG動畫角色。例如《長江7號》的「七仔」玩具角色、《大紅狗克里弗》的大紅狗以及《音速小子》的索尼克等都是十分知名的例子。這種電影風格可以增加臨場感,讓人誤以為當中的卡通角色真實存在,進而提升兒童的參與感。
1.2.3 全真人演出:適合10歲以上兒童
全真人演出的電影少了卡通和特效帶來的視覺刺激,而更依賴故事情節來吸引觀眾。不少兒童名著都會改編成這類電影,像是同名小說的《小婦人》、《追風箏的人》、《苦兒流浪記》、《放牛班的春天》等,有別於平鋪直敘的表達方式,人物數量和故事情節都有更多的變化性,因此可帶來更具層次和深度的內容,較適合10歲以上的孩童收看。
1.3 經典童話或人氣角色更具熟悉度
家喻戶曉的格林童話系列,在世界各地都有改編為電影版本,或是繪本常見的「小兔彼得故事」,也被翻拍成了人氣的兒童電影《彼得兔》。這些出自繪本和童書的睡前故事對兒童來說再熟悉不過,因此若挑選與之相關的電影作品,將會更容易引起兒童的注意力,並加深他們對故事的印象。
>
2. 選購兒童電影的常見問題
在看完選購要點後,想必值友已初步掌握了一些方向。而若是對於此類電影仍抱有些許疑問,不妨繼續參考以下幾個常見問題,以排除心中的各項疑慮。
2.1 是否所有童話故事所改編的電影都屬於兒童電影?
不少童話故事在改編為電影后會加入新成員和新情節,以符合當代觀眾的需求,因此並非所有都歸屬於兒童電影,家長在挑選時務必要多留意該作品是否為保護級。
2.2 哪類電影適合學齡前的小小朋友看?
由於學齡前兒童較難消化過於嚴肅的主題和復雜的情節,因此不容易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獲得參與感。此時建議家長挑選情節簡單、並強調卡通人物的作品為佳,像是《米奇妙妙屋》(《米奇妙妙世界》)的季節版電影,便是以米奇老鼠家族作為主角,即使孩子看不懂故事內容,也可以投入在卡通人物的世界當中。
2.3 有哪些平台可以看兒童電影?
主流的視頻平台等都有上架保護級的兒童電影,同時可以通過關鍵字「兒童」來篩選電影,或是參考串流平台的排行榜,為孩子挑選近期較熱門的片單。
3. 總結
有別於成年人電影的複雜和花俏,樸質、真誠、純粹的兒童電影滿足了孩童的好奇心。而藉由電影的傳播,亦可將生命、環境、自我探索等主題帶到兒童的世界中,在製式教育外以更靈活和感性的方式影響兒童。此外,一家人相聚在一起看電影,也能在電影結束後互相交流,增進對彼此的了解,好處多多。希望值友們都能通過此篇文章找到適合的作品,與孩子一起享受觀影樂趣吧。
>
原创文章,作者:cwhell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oluolan.com/11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