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CPU散熱器? CPU散熱器選購指南。

本篇文章將分享CPU散熱器的選購要點,其中包括:根據所需性能選擇適合的散熱方式,例如塔式散熱器可以改善氣流路徑以排出熱氣,下吹式散熱器則可以同時降低主機板溫度,水冷式散熱器適合追求高冷卻效能的用戶。此外,我們還要注意散熱器腳位與主機板規格的兼容性,並選擇符合主機殼尺寸的產品。在平衡冷卻性能和靜音表現時,我們可以根據最大風量(CFM值)選擇降溫效果更好的款式,或者選擇低轉速、噪音值小的款式以避免噪音問題。最後,如果想要提高散熱器的使用壽命,可以選擇MTTF數值較大的產品。

如何選擇CPU散熱器? CPU散熱器選購指南。

>

CPU是現代電腦的核心組件,主要負責處理和計算各種數據。由於CPU工作強度大,會產生大量熱量。如果不能有效散熱,CPU就會過熱,導致電腦性能下降或者出現藍屏等問題,甚至會損壞硬件設施。因此,在電腦主機內安裝適當的CPU散熱器非常重要。選擇適合電腦的散熱器時,需要注意主機規格、噪音水平和冷卻效能等方面因素。雖然市場上有很多不同的散熱器類型,如水冷式、塔式、空冷、CFM、RPM等,但這些概念可能讓初學者頭昏眼花。

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CPU散熱器,本文將介紹選擇散熱器的各項要點,並推薦10款受歡迎的CPU散熱器產品。這些產品來自知名品牌,如Noctua、Cooler Master、USCorsair以及Scythe等。針對不同的需求,我們根據產品特性和用戶評價進行了精心挑選,相信讀者可以從中找到適合自己電腦的一款,為自己打造一個高效率、舒適的工作環境。選擇適當的散熱器,不僅可以提高電腦的性能和壽命,還能降低運行時的噪音和溫度,讓你盡情享受愉悅的使用體驗。

1. CPU散熱器的選購要點

在進入商品推薦之前,先來看看選購時需要注意的地方吧!

1.1 根據所需性能選擇適合的散熱方式

CPU散熱器有兩種主要的冷卻方式,分別是「空冷式」和「水冷式」,而空冷式又可進一步細分為「下吹式」和「塔式」兩種類型。在本文中,我們將介紹各種冷卻方式的特點,建議讀者先了解它們的特點,然後再根據組裝構想選擇適合自己的CPU散熱器產品。

>

1.1.1 塔式:改善氣流路徑以排出熱氣

如何選擇CPU散熱器?CPU散熱器選購指南

塔式散熱器的安裝方向與主板垂直,它的底座通過使用散熱膏與CPU相連接,並通過熱導管將熱量傳遞到散熱器上的「鰭片」上。然後,風扇吹出的氣流會將鰭片上的熱量帶走,從而降低CPU的溫度。

塔式散熱器的優點在於其帶動氣流的方向與主機殼體的設計相符合——從前部吸入冷空氣,從後部排出熱氣。此外,由於其立式造型,周圍留有足夠的空間,方便清理和維護。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該類型的產品本身有一定高度,在購買時需特別留意尺寸,以免安裝後無法蓋上主機側蓋或遮擋內存條插槽等問題。

1.1.2 下吹式:能同時降低主機板溫度

如何選擇CPU散熱器?CPU散熱器選購指南

下吹式散熱器是通過風扇吸入上方的冷空氣,使氣流經過下方的鰭片時吸收熱源,並將熱量再次散出。雖然這種從上往下的氣流方向與主機殼體的熱排設計不同,但它能夠較廣泛地降低主機板的整體溫度。

與塔式散熱器相同,下吹式散熱器的散熱效果受熱導管的影響,同時也可以為周圍的內存條或獨立顯卡提供散熱。安裝時比較簡單,因為採用與主機板平行連接的方式,所以基本上可以兼容所有尺寸的主機殼,是中小型機箱也可以放心使用的一種選擇。只是當體積過大時,仍可能會擋住周圍的組件插槽,因此在購買時需要根據主板大小來選擇合適的尺寸。

>

1.1.3 水冷式:適合追求高冷卻效能者

如何選擇CPU散熱器?CPU散熱器選購指南

水冷式散熱器是一種採用水來進行冷卻的最高性能散熱器類型,特別適合用於高規格或執行高負載作業的電腦。它利用水來冷卻,將熱能吸收到水冷頭中,然後傳輸到散熱器(稱為“水冷排”),通過風扇散熱,再將溫度下降後的水冷液再次循環使用。

由於水冷式包含多個不同功能的組件,製作過程比“空冷式”要復雜且成本較高,但是這類產品只需佔用CPU周圍的少量空間,因為只需要連接小型的水冷頭和CPU。此外,目前市場上還有許多無需自行組裝的一體式水冷散熱產品,裝載後的維護和清洗也很方便,非常適合新手。對於專業的電腦組裝者,他們也可以考慮DIY分體式款,可以自行更換水冷液。對於那些對散熱效果要求高的用戶,水冷散熱器是不容錯過的選擇。

但需要注意的是,水冷式散熱器的使用壽命大約在2-3年左右,之後其冷卻效果會逐漸降低,因此在選擇購買時,必須要將需要進行更新的這一點考慮在內。

1.2 須注意散熱器腳位與主機板規格的兼容性

如何選擇CPU散熱器?CPU散熱器選購指南

CPU散熱器直接安裝在主機板上,因此必須符合主機板的腳位配置。在主機板的規格表上,可以找到適用平台的標識,例如“LGA1150”或“SocketAM4”,可以先檢查要購買的散熱器規格是否有列在其中。

雖然有些散熱器會附帶多種配件,以適用於不同類型的主機板,但並不一定適用於您手頭的電腦,因此在購買之前務必確認好規格。此外,有時散熱器雖然標註為兼容某些主機板,但實際上可能需要額外購買組裝配件,因此請多加留意。

>

1.3 根據主機殼尺寸選擇合適的產品

如何選擇CPU散熱器?CPU散熱器選購指南

如前所述,選擇適合機箱空間的散熱器也非常重要。如果將高度較高的散熱器安裝到空間不足的主機殼中,可能會使散熱器過於靠近機箱內側,影響其運作。

一般來說,mATX和ITX尺寸的主機殼無法容納高度超過16cm的散熱器。即便是ATX機箱,由於空間限制,也可能導致組裝過程出現困難。因此,在購買之前建議先測量並規劃好機箱空間的使用方式。如果使用E-ATX全塔式主機殼,則可以減少這些顧慮,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歡的產品。

1.4 取捨冷卻性能和靜音表現的平衡

就算機殼的尺寸不同,只要仔細比較散熱器的規格,就能創建適合自己的電腦運作環境,因此即使是小細節也需要認真確認。

1.4.1 最大風量(CFM值)越高者則降溫效果越佳

如何選擇CPU散熱器?CPU散熱器選購指南

對於更注重散熱性能而相對不太在意風扇噪音的用戶,建議選擇規格表中列出的CFM(每分鍾立方英尺)值較高的產品。該值代表每分鐘風扇向散熱鰭片吹入的空氣總量,數值越高,則冷卻效果也越好。如果CFM值在50以上,則可視為高效冷卻性能的產品。

>

1.4.2 怕吵則應選擇低轉速及噪音值小的款式

如何選擇CPU散熱器?CPU散熱器選購指南

如果您希望減少電腦運行時的噪音,建議選擇轉速較低、噪音值較小的散熱器。風扇轉速的單位是“RPM”(每分鐘旋轉次數),表示風扇每分鐘旋轉的次數。轉速越快,則冷卻效果越好,但同時會產生更大的噪音。

噪音值的單位是分貝(dB),通常在產品規格上標明最小和最大噪音值。以前文提到的CFM50風扇為例,它在1500RPM時的噪音值為30dB。如果你喜歡安靜的工作環境,建議選擇最大噪音值在20dB以下的散熱器。

1.5 「MTTF」數值大代表產品使用壽命較長

如何選擇CPU散熱器? CPU散熱器選購指南

“MTTF”是“Mean Time To Failures”的縮寫,全名為“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間”,代表產品的預計可運行時間。根據定義,MTTF數值越高,則產品的使用壽命也越長。由於散熱器會因使用方式和時間推移而逐漸劣化故障,導致CPU過熱並可能導致電腦崩潰等問題,因此MTTF數值的大小也是選購時的重要考慮因素。

儘管不是所有的產品都會標示MTTF數值,但通常來說,空氣冷卻式的MTTF值比水冷卻式的長。主要原因是水冷卻系統中負責推動水冷卻液流動的水泵容易發生故障。在構造簡單的空氣冷卻系統中,MTTF值超過120,000小時的產品也很常見。

除了MTTF值,如果散熱器有大型散熱鰭片,風扇是否容易拆卸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易於拆卸的散熱器更容易進行清潔和維護,保持良好的性能並避免故障,延長產品壽命。

>

2. 專家解惑!選購CPU散熱器的常見問題

了解該怎麼選購CPU散熱器以後,各位是否還有一些其他的疑惑呢?以下列出幾個使用者可能會有的問題,並邀請了專家解答,希望能為大家排困解難。

如何選擇CPU散熱器? CPU散熱器選購指南

2.1 CPU散熱器需要注意哪些參數?

答:在選購CPU散熱器時,我們要關注導熱銅管的數量、傳熱底座的做工、散熱鰭片的大小和風扇的風量。較好的散熱器應該有較粗的導熱銅管(大部分是6mm,也有少量8mm的)和足夠的數量。

2.2 如何確定需要的CPU散熱器大小?

答:首先,需要確認自己電腦的主板型號和CPU型號,然後查看散熱器的適用範圍以確定合適的大小。此外,如果你打算超頻,需要選擇更大的散熱器來保證CPU的穩定性。

2.3 哪些因素會影響CPU散熱器的散熱效果?

答:CPU散熱器的散熱效果受多個因素影響,比如環境溫度、使用時間等。此外,散熱器的材質、散熱鰭片的大小、風扇的風量等參數也會影響散熱效果。

2.4 如何清潔CPU散熱器?

答:要清潔CPU散熱器,首先需要將散熱器取下來,然後用無水酒精或專業的清洗劑將其清洗乾淨。如果有灰塵較多的話,還可以使用吸塵器或噴氣罐清理。

3. 總結

CPU是一台電腦最重要的核心,所以在挑選扮演守護者角色的散熱器時必須慎重。通過閱讀本篇所匯總的選購要點,希望您能更清晰地了解如何挑選適合的CPU散熱器。市場上有多種技術、效能和外觀設計的CPU散熱器可供選擇,我們期待您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款式,從而為您的電腦打造高效能的工作環境!

>

原创文章,作者:cwhell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oluolan.com/17975.html

(0)
cwhellocwhello
上一篇 2023-04-13 20:44
下一篇 2023-04-14 14:1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